近期,國家能源局、科學技術部印發了《“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國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負責同志就《規劃》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能源科技創新的總體目標,圍繞先進可再生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高效核能、綠色高效化石能源開發利用、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等方面,按照集中攻關、示范試驗和應用推廣“三個一批”的路徑確定了相關任務,制定了技術路線圖,部署了相關示范工程,有效承接示范應用任務,并明確了相關政策措施。
什么是能源系統數字化智能化技術
《規劃》把能源系統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分為以下方面:
基礎共性技術:智能傳感與智能量測技術、特種智能機器人技術、能源裝備數字孿生技術、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能源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能源物聯網技術。
行業智能升級技術:油氣田與煉化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水電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風電機組與風電場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光伏發電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電網智能調度運行控制與智能運維技術、核電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煤礦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火電廠數字化智能化技術。
智慧系統集成與綜合能源服務技術:區域綜合智慧能源系統關鍵技術、多元用戶友好智能供需互動技術。

能源系統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路線圖
規劃主要任務
一是先進可再生能源發電及綜合利用技術方面。提出聚焦大規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研發更高效、更經濟、更可靠的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先進發電及綜合利用技術,支撐可再生能源產業高質量開發利用;攻克高效氫氣制備、儲運、加注和燃料電池關鍵技術,推動氫能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
二是新型電力系統及其支撐技術方面。提出加快戰略性、前瞻性電網核心技術攻關,支撐建設適應大規??稍偕茉春头植际诫娫从押貌⒕W、源網荷雙向互動、智能高效的先進電網;突破能量型、功率型等儲能本體及系統集成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滿足能源系統不同應用場景儲能發展需要。
三是安全高效核能技術方面。提出圍繞提升核電技術裝備水平及項目經濟性,開展三代核電關鍵技術優化研究,支撐建立標準化型號和型號譜系;加強戰略性、前瞻性核能技術創新,開展小型模塊化反應堆、(超)高溫氣冷堆、熔鹽堆等新一代先進核能系統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開展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核電站長期運行、延壽等關鍵技術研究,推進核能全產業鏈上下游可持續發展。
四是綠色高效化石能源開發利用技術方面。提出聚焦增強油氣安全保障能力,開展常規油氣和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輸運和煉化領域相關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有效支撐油氣勘探開發和天然氣產供銷體系建設。聚焦煤炭綠色智能開采、重大災害防控、分質分級轉化、污染物控制等重大需求,形成煤炭綠色智能高效開發利用技術體系。突破燃氣輪機相關瓶頸技術,提升燃氣發電技術水平。
五是能源系統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方面。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能源融合發展,開展能源領域用數字化、智能化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推動煤炭、油氣、電廠、電網等傳統行業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深度融合,開展各種能源廠站和區域智慧能源系統集成試點示范,引領能源產業轉型升級。
能源是攸關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點領域。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生態文明建設和“六穩六保”等總體要求下,我國能源發展面臨保安全、轉方式、調結構、補短板等嚴峻挑戰,對科技創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階段都更為迫切。經過前兩個五年規劃期,我國能源技術革命取得了重要階段性進展。
進入“十四五”時期,在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雙重驅動下,能源科技創新進入持續高度活躍期,可再生能源、非常規油氣、核能、儲能、氫能、智慧能源等一大批新興能源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成為全球能源向綠色低碳轉型的核心驅動力,推動能源產業從資源、資本主導向技術主導轉變,對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