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我國節能降碳的主戰場,也是支撐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工業互聯網技術與工業機理的結合,有助于建立最優能效模型及評價指標,實現能源精細化管理,最終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大有可為。

01工業互聯網是實現工業節能的“金鑰匙”
據賽迪數據,工業是碳排放的重要領域,約占70%。2016—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15%,相當于節能4.8億噸標準煤,節約能源成本約4000億元,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計下降18%。積極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承擔著重要使命。

工業綠色發展既是能源消費的問題,也是生產方式的問題。作為新一代通信網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是產業效率提升的倍增器,同時也在綠色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金鑰匙”的重要角色。
02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較好
1、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近幾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及產業增加值持續增長。2020年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偭窟_到6712.7億元,同比增長10.4%。隨著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預計2022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偭繉⑦_8893.5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增加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產業增加值規模飛速增長。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20年,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產業增加值規模約為3.1萬億元,同比實際增長約為47.9%。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產業增加值規模將超5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工業互聯網新增就業規模擴大
近幾年,在政策紅利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不斷為掌握工業化與信息化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提供高技能就業崗位,并帶動國內就業人數顯著增加。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帶動超過25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帶動的總就業人數達到2810.9萬人。預計2022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將帶動超過369萬個新增就業崗位。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工業互聯網企業注冊量增加
自2020年開始,得益于5G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注冊量迅猛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注冊量達到19.5萬家,截至2021年底,我國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注冊量更是達到了62.0萬家,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17.9%。預計2022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注冊量將持續增長。

數據來源:企查查、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工業互聯網集群化發展
近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政策的發布,為各大重點區域的協調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南。2020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發布,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西部地區比較優勢,推動具備條件的產業集群化發展,在改造升級傳統動能和培育新動能上邁出更大步伐,促進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廣泛應用并與之深度融合,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并進一步強調要推動發展現代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03碳中和背景下工業互聯網發展前景分析
1、政策驅動工業互聯網發展
作為新基建之一,工業互聯網推動了企業從封閉式創新走向開放式創新,加速了制造業領域的創新發展。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加大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賦能、區域落地推廣力度?!?ldquo;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行動計劃》等政策不斷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借助工業互聯網改善機器運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費側的消耗,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水平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國家層面大力支持。在碳中和背景下,預計國家層面將出臺更多鼓勵政策,為工業互聯網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5G深賦能工業互聯網
通過5G技術對人、機、物、系統等的全面連接,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制造和服務體系,為工業乃至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實現途徑,助力企業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綠色、安全發展。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5G和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工信部先后發布了《“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政策支持下,目前我國“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發展已經取得積極成果。碳中和背景下,預計未來5G與工業互聯網的進一步融合,進而驅動工業互聯網發展。
3、下游應用市場潛力巨大
在我國大力倡導和推進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大背景下,“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成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關鍵。物聯網的理念、技術和應用推廣與“兩化”具有密切的相關性,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在政府投資的帶動下,水利、電力、交通、安防、環保等政府公共管理領域的物聯網應用將會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