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精益安全管理
什么是精益安全管理“所謂精益安全管理就是”以先進的精益管理理念為指導,以追求“零缺陷、零隱患、零傷害”為目標,運用精益管理的方法和工具,通過不斷學習和不斷改進,徹底消除浪費和現場隱患,實現“場地整潔、流程穩定、指標先進、隊伍優秀”的目標,努力創造“思想不懈怠、制度不漏洞、技術不缺陷、行為不失誤……”
精益管理與安全管理如何結合
精益管理與安全管理如何結合?把精益管理應用在安全管理上,達到安全生產零缺陷、零事故、零差錯、零延誤,就必須要用精益管理思維去強化精細安全管理、增強防控風險、抓實排查治理,力求細致求精、發揮快速行動、急速行動。
所有這一切管理行動,必須要引入精益安全管理思維,讓廣大職工了解精益安全管理無處不在,使其思想上產生追求精益安全管理的認識和意識,用精益安全管理思維去思考精益安全管理帶來的好處,這其中決不能只靠一兩個人,而是要靠全廠職工以及包括外來相關方人員等整體團隊,以精益安全管理理念去不斷完善、改善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增強有效地行為安全管控,才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安全管理飛躍過程。
安全精益管理工具的內容
1、5S與目視控制
2、準時化生產(JIT)
3、看板管理(Kanban)
4、零庫存管理
①了解庫存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庫存分析的方法,學會選擇合適的庫存系統;
②學習、掌握管理庫存作業的技能,掌握庫存作業管理表單、程序的制作與實施技巧。
5、全面生產維護(TPM)
6、運用價值流圖來識別浪費
7、生產線平衡設計
①理解拉系統和補充拉系統的定義;
②理解拉系統的關鍵參數及計算方法;
③如何在多變的環境中將拉系統應用于精益項目;
④了解制造拉系統和采購拉系統的區別。
8、降低設置時間 (Setup Reduction)
9、單件流
10、持續改善 (Kaizen)
精益安全管理三個提升
精益安全管理三個提升,以“三個變化、三個標準、三個環節”為切入點,全面推行安全精益化管理,狠抓工作落實,切實加強各層級安全管控能力,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實現超前管控,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個變化即工作人員變化、工作任務變化、環境場所變化。針對這三種變化對安全生產的影響,公司決定在建檔、培訓、制定措施規程、審批作業等流程上提前進行規范化管理及考核。
三個標準即崗位標準、作業場所標準、工作任務標準。針對這三個標準,公司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全面梳理、修訂完善以崗位責任制為重點的“三個標準”內容,所有崗位均要求制定工作標準,匯編成冊,報生產保障科備案。
三個環節即“誰安排、誰負責、誰落實”。公司將三個環節進行明確分解,分別落實三個環節的責任分工。分管領導、業務部門、車間負責人按照生產作業進行現場辦公,制定方案、標準、工作量;部門(車間)領導、班組長作業前召開任務布置,貫徹工作任務及指標;作業期間各級管理人員現場跟班落實任務指標的執行。
如何將精益運用到安全
在精益安全管理上,要以“最嚴、最細、最慎、最實”的工作標準,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安全生產責任,明確職責和權限,全員重視、全員行動、真抓實干,才能真正實現安全發展、科學冶煉、綠色發展的美好愿景。
車間安全管理精益化
車間安全管理精益化過集中安全培訓、事故演練、新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會等方式,組織車間職工學習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同時深挖現場作業中習慣性違章的根源,提前進行預防提醒。堅決杜絕現場作業過程中”盲目相信以往的經驗,認為技術過硬,保準出不了問題”的僥幸心理和“違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傷人,傷人不一定傷己”的思想。
車間安全管理精益化針對電儀設備經常性組織進行系統性自查自糾。通過月檢、周檢、日檢,發現隱患問題及時處理,做到隱患排查治理全方位、無死角,努力消除潛在危險因素,遏制事故發生。堅決杜絕設備帶病運行,出現跑、冒、滴、漏現象。同時,針對各級部門查出的電儀隱患問題,積極做好整改工作。
車間安全管理精益化要求全體干部職工時刻把安全記在心理,掛在嘴邊,落實在實際行動中。不斷完善《電儀車間安全管理制度》,規范車間全體職工安全作業,做好電儀設備巡檢、維護工作,對“三違”人員進行嚴格考核,保證各個作業環節安全管控,切實有效。